房子裝修后都會對瓷磚進行驗收,就是為了預防瓷磚出現空鼓情況,那你知道為什么會有瓷磚空鼓現象出現嗎?一起來看一下。
1、墻面不平整
墻面基層不平整,凹凸起伏太大會使瓷磚與墻面的接觸不完全,造成空鼓。另外就是基層墻面強度不夠、有油漬、基層松散也會直接影響瓷磚膠的粘貼性,導致有空鼓甚至脫落。
2、用鐵鍬在地面或炒盤里翻動攪拌
配比砂漿有專業數據的材料配比,需要用攪拌器攪拌,人為用鐵鍬是無法攪拌均勻的,會造成瓷磚粘結劑里面的有效成分不能完全的融合;而且人工攪拌對于水量的添加也把握不準。
3、瓷磚粘結劑泡水使用
把配比攪拌好的瓷磚膠在桶里進行浸泡,怕材料干的太快,如果這么做會導致瓷磚膠的吸水過高,削弱了粘貼的強度、造成粉化,瓷磚就會容易空鼓脫落。
4、二次加水攪拌使用
瓷磚粘接劑在加水攪拌完成后,有效成分就開始發生化學反應,產生粘接力,這個是有時效性的,不會隨著反復加水攪拌而有時效延長,這樣做只會改變了其形態,導致瓷磚空鼓、脫落。粘接劑用多少攪拌多少,不易浪費,攪拌后使用時間控制在2小時內,凝固后應該丟棄。
5、墻面一次批刮面積過大
墻面粘接劑批刮面積過大,表層固化后再貼磚會導致空鼓、脫落;墻面每次批刮瓷磚粘接劑約1㎡左右,墻面干燥的情況下要預先潤濕墻面。
6、瓷磚粘結劑批刮不均勻
瓷磚與墻面得不到全面接觸,粘貼后平整度不夠,就會出現磚面開裂、空鼓。型號不同的磚,對于齒型抹刀也是有要求的,而且在鋪貼時要揉壓到位,調整平整度,要在鋪貼完成24小時后進行勾縫。
了解了瓷磚空鼓的原因,在貼磚時更要注意,驗收也不能松懈!